
青藏高原作为我国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域,其草地生态系统承载着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育的重要使命。然而,受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叠加影响,高原鼠兔、高原鼢鼠等啮齿动物引发的草地鼠害日益严峻,不仅导致植被退化、草地生产力下降,更威胁着畜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过去依赖化学药物的防治模式,虽能短期控害,却引发非靶标动物死亡、土壤残留等生态问题。
在这场守护高原绿色的持久战中,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教授花立民深耕三十余载,以 “环境友好型草地鼠害管理” 理念为核心,用科技创新破解防控难题,成为青藏高原草地鼠害绿色防控的坚定践行者。
深耕草原三十载 破解地下鼠害研究瓶颈
1989 年与草原结缘,从甘肃省草原总站到重返母校任教,花立民的职业生涯始终围绕草原生态保护展开。“很多人只看见草原的辽阔,却不懂鼠害的隐蔽危害。这些啮齿动物本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但种群失衡就会酿成生态灾难。” 正是这份认知,让他将高原鼢鼠防控这一学界难题扛在肩上。
高原鼢鼠终生地下栖息,活捕监测一直是世界性难题。为突破这一瓶颈,花立民把家变成实验室,历经两年反复试验,成功发明我国首台具备 4G 传输功能的高原鼢鼠无损伤活捕器,不仅实现无损伤捕获,还能实时发送位置信息,为无线电追踪、电子标签监测等研究提供了关键装备支撑,该成果获国家专利。“这是我最得意的发明,它让地下鼠研究从间接推测走向直接观测。” 花立民如是说。
三十年来,他的足迹遍布青藏高原、内蒙古草原等主要牧区,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获专利 10 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4 项,逐步构建起系统的草地鼠害防控研究体系。

理念革新 构建环境友好型防控体系
“化学灭鼠是恶性循环,杀了鼠也毁了生态,鼠害只会反复发作。” 针对传统防控弊端,花立民在多年调研基础上,首次提出 “环境友好型草地鼠害管理” 理念,颠覆了 “以灭杀为主” 的传统模式。
这一理念强调鼠害防控是草原生态系统管理的有机组成,核心是通过解析致灾机制、科学监测预警、精准危害评价、可持续种群调控和鼠害地修复,实现生态平衡。“我们不能把鼠类当敌人,要搞懂它们为何成灾,用可持续方式调控种群。” 花立民构建的 “五位一体” 管理框架,为高原鼠害防控提供了科学范式。
理念指引下,团队取得一系列突破:识别草地害鼠致灾关键因子,研发卫星遥感、无人机、物联网多模态监测技术;建立多指标鼠害等级评价体系,替代单一评价标准;创新无人机模拟猛禽干扰、震动波干扰繁殖、植物源不育剂等非灭杀技术,其中无人机干扰使高原鼠兔种群密度下降 26.4%,震动干扰让高原鼢鼠怀孕率降低 50%,实现 “控害不杀生” 的生态目标。
科技赋能 数字化治理提质增效
“过去人工统计鼠洞,几十亩地要忙活一整天,数据还不准。现在无人机巡查,效率提升数十倍,精准度大幅提高。” 花立民向记者展示的草地鼠害监测与评价系统上,不同颜色图斑清晰标注着鼠害等级分布。
团队研发的无人机草地鼠害监测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人工调查模式,实现大范围、高精度、高效率监测。针对高原鼠兔对天敌的警觉性,他们与企业合作研发专用干扰无人机,通过模拟猛禽活动,刺激鼠兔应激激素分泌、抑制性激素水平,从源头降低繁殖能力;针对高原鼢鼠通过震动通讯求偶的特性,历经近 10 年攻关,发明震动波干扰器,通过同频信号干扰繁殖信息传递,实现种群调控。
这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让草地鼠害治理从 “经验型” 向 “精准型” 转变。2020 年,国家唯一的 “高寒草地鼠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甘肃农业大学建成;2021 年,国家林草局唯一的草地鼠害防控创新团队组建,为科技防控提供了坚实平台。

科研惠民 四方模式激活草原生机
“科研成果不能锁在实验室,要让牧民得实惠、草原见成效。” 深知技术推广的重要性,花立民团队走出象牙塔,长期驻扎牧区,与牧民同吃同住,用实际成效打消疑虑。
最初,习惯了化学灭鼠 “立竿见影” 的牧民,对生态防控技术充满怀疑。团队通过建立示范点,直观展示草场生产力提升、牛羊膘情改善的长远效益,逐步赢得信任。如今,他们创新的 “科研 + 政府 + 企业 + 牧民” 四方合作模式,已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典范。
在甘肃、四川、青海等省区的 1252 万亩示范草地上,该团队的绿色防控技术成功替代化学鼠药 549 吨,挽回经济损失 6.03 亿元。项目区草场生产力显著提高,牧民畜牧业收入稳步增加,绿色无污染的牧区产品也提升了市场竞争力。“看到退化草地重新变绿,牧民脸上的笑容,所有付出都值得。” 花立民欣慰地说。
如今,年逾半百的花立民依然奔波在草原一线。“草原生态保护是持久战,气候在变,鼠害也在变,我们的研究不能停。”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花立民及其团队的科研成果,不仅为高寒草地鼠害防治提供了 “甘肃经验” 和 “甘农智慧”,更彰显了中国科学家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和守护生态安全的责任担当。随着绿色防控技术的持续推广,青藏高原的绿色长城正愈发坚固,为草原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