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添一块集体二等功奖牌!”近日,佛山市消防救援支队及顺德、高明区消防救援大队的荣誉室里又添新“勋章”——中共佛山市委员会、佛山市人民政府正式为其记集体二等功。这已是三年来佛山市委、市政府第二次为支队记功,下属4个大队亦先后获此殊荣。同时,该支队连续5年被省消防救援总队表彰为“先进支队党委”和“年度工作先进支队”。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这支队伍用“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担当,为万亿级佛山筑起安全屏障的硬核答卷。
党建铸魂:三级党政“双主任”架构织密安全网
“班子强,队伍才能拉得出、打得赢!”佛山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钟蔚彬的话,道出了佛山消防的“制胜密码”。2022年新一届支队党委班子组建以来,始终以“广东领先、全国一流”为靶心,打造“六最”过硬队伍。他们把党建触角延伸到消防治理最前沿,在全国率先推动市、区、镇(街道)三级党政“一把手”同任消安委“双主任”,构建起“党委督查+政府考核+人大督办+市领导包保”的责任闭环。

如今,走进佛山任何一个消防救援站,都能看到“四强”党支部创建的火热场景:党员指战员带着消防器材进社区讲安全,在主题党日活动中重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誓言。下属大沥消防救援站更成为全省基层标杆,曾获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值得一提的是,该支队作为广东消防救援队伍唯一地市级单位,连续5年被省消防救援总队表彰为“先进支队党委”和“年度工作先进支队”。数据是最好的证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三年来612次批示、部署、督导消防工作,11次市委常委会、7次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为消防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防患未然:30个月“零亡人”刷新历史
“凌晨3点排查村级工业园,热成像仪里的火星都逃不过!”这是佛山消防监督员的日常。作为拥有100万家市场主体、近千万人口的制造业大市,佛山2024年火灾起数占全省近1/10,防控压力可想而知。但这支队伍硬是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连续4年火灾亡人数大幅下降,自2023年4月起实现连续30个月无亡人火灾,创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最好纪录。
秘诀藏在“精准”与“温度”里。他们以“三年行动”为抓手,对电动自行车、“生命通道”实行“一件事、全链条”治理,用“火灾热成像图”锁定亡人火灾“靶心”;针对工贸企业、养老机构等重点领域,年均检查超6万家单位、整改近10万处隐患。更贴心的是,他们研发“行政处罚裁量计算系统”,组建技术指导组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服务,执法满意率连续保持100%,还在32个镇(街)建起“为民消防救援所”,年均上门服务超百万家次。“现在家里的灭火器怎么用,我都能给邻居讲明白!”市民何女士的话,道出了全民消防的成效——全市20万名注册消防志愿者、100个消防志愿服务站,正成为安全防线的“毛细血管”。

淬火成钢:23分钟一次“生死逆行”的坚守
“浓烟里什么都看不见,只能靠手摸、耳朵听,但多走一步就多一分希望!”回忆起“4·11”南海狮山塑料厂火灾,参战消防员仍心有余悸。那场持续15小时的鏖战中,能见度几乎为零,指挥部果断启用系留无人机红外模式,智能工程机械同步破拆,最终实现“零伤亡、零蔓延”。这不仅是勇气的胜利,更是新质战斗力的实战检验。
改制以来,佛山消防接处警量从1.23万起飙升至年超2万起,指战员平均每23分钟就要经历一次“生死逆行”。为练就能打胜仗的本领,他们联合上海消防所建成真烟真火模拟训练场,全员开展“黑暗搜索”“门控技术”等实战训练;培育129名水域、地震救援骨干,组建9类专业队,构建“航空+高铁”模块化保障机制。三年来,他们成功处置“4·29”顺德乐从钢铁世界火灾、“10·11”燃气泄漏事故,抗击“泰利”“苏拉”等6次台风,累计接警7.29万起,疏散群众7.69万人,守护27.69亿元财产安全。

创新破局:从“水上铁军”到AI消防的跨越
“东平河畔有了专业消防船!”2025年10月,佛山首支水陆两栖消防救援站正式启用,“佛消01、02、03”三艘消防船列装,填补了港口码头水域救援的空白。这支队伍还与南航通航合作,开展直升机转运、无人机空投演练,构建起“空中侦察—水面搜救—潜水救援—陆地保障”的四维体系。

不止于此,佛山消防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歇:全国首创“1+1+5”训练保障体系,“十四五”期间新增市政消火栓6388个,基层队站规模翻番;挂牌成立全国首个地铁安全管理与救援研究院,发布公益性消防AI安全大模型,让“可视化报警”“指挥一张图”成为现实;织密“1、3、4分钟城市消防速救圈”,“一短三快”初战机制经验全国推广,吸引港澳同仁及60余个省内外单位专程取经。(叶晓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