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生如子倾心力,爱师如亲显温情,爱校如家共筑梦。”这句在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流传的暖心话语,传承着赣南红土地上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也诠释着该校以 “三爱”行动践行“如我”理念的育人初心。
为响应市委、市政府“如我+”行动号召,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立足卫生健康办学特色,将“爱生如子、爱师如亲、爱校如家”的“三爱”行动与“如我育人”深度融合,构建“教、学、服”三维框架,通过换位体验、闭环整改,破解师生急难愁盼,让“如我在办”的服务理念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校园温暖。
角色共情: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感知”
“坐在办公室里想方案,不如站在师生立场找问题。” 这是该校开展“如我”系列体验活动后,干部教师形成的共识。为打破传统行政服务中“供需错位”的壁垒,该校推动党员干部、教职工跳出“管理者”身份,以师生视角沉浸式体验校园服务全流程,让需求感知更精准、服务对接更高效。
校领导以“听课学生”身份走进课堂,不仅关注教学内容,更留意学生对实操案例的需求反馈,推动《教学质量提升专项方案》落地,让课程实操案例占比从40%提升至65%;计划财务处工作人员化身“报账教师”,亲身体验报销流程中的繁琐环节,推出“线上预审 + 线下快办”模式,将教职工报账平均时长缩短40%;学工处干部以“住校生”身份入住宿舍,发现报修响应慢的问题后,升级线上报修平台,将响应时间从24小时压缩至8小时,住宿服务满意度跃升至92%。
从“如我科研”中为教师搭建政策解读“直通车”,到 “如我护考”中为学生构建“理论+实训+心理”辅导体系;从 “如我赴考” 中为社会考生增设咨询台与休息区,到 “如我在医”中优化患者就医绿色通道,全校22项换位体验任务覆盖教学研、吃住行、校内外全场景。这种“角色共情” 让服务从“等需求”变为“找需求”,截至2025年9月,共收集师生意见建议42项,用真心贴近校园里的每一份期待。
诉求闭环:从“问题收集”到“成效落地”
“自习座位不够、实训设备难预约、出行不方便…… 这些问题提了之后,真的都解决了!”提及学校的服务改进,学生们的认可真切而具体。该校始终坚持“师生诉求无小事”,以“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构建诉求闭环,让每一个意见建议都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服务成效。
针对学生成长中的“急难愁盼”,该校精准施策:图书馆新增200个临时自习座位,解决“固定座位不足”问题,自习室使用率达95%;实验实训中心优化设备预约系统,破解“实训预约难”痛点;开通学校至火车站直达公交,便利学生出行;为毕业生清洗消毒旧物1485件,为特困生特批专项帮扶经费,2024年累计资助学生170人次。一系列举措让学生诉求响应时效提升67%,学生满意度从85%提升至 93%。
围绕教师发展中的“后顾之忧”,该校暖心护航:设立 “爱师日”,开展“手写感恩信”“走访一线教师”活动,打造“杏林茶饮”茶歇专区;科研处搭建“科研服务直通车”,实时推送政策解读、提供一对一申报指导,2025年教师科研项目申报数量同比提升30%;优化职称评审流程,完善住房保障、医疗健康等福利,推动74人完成聘任及岗位晋级,30人通过职称自主评审,教师满意度达95.6%。从教学支持到生活关怀,每一项改进都瞄准教师的“心头事”,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育人。
机制固效:从“短期行动”到“长效常态”
“不能让‘三爱’行动成为一阵风,要让‘如我’理念扎根校园。”该校深刻认识到,唯有将服务成效转化为制度机制,才能让育人温度持续传递。为此,该校从组织保障、流程优化、考核激励多维度发力,构建“三爱”+“如我”长效育人体系。
健全组织协同机制,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如我育人”工作专班,每月召开推进会,统筹解决跨部门难题 ——如实训设备预约系统优化需实验实训中心与各二级学院联动,专班高效协调推动落地,确保行动与日常工作深度融合。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教师代表、学生骨干开展“回头看”,结合月度调研、季度测评结果,更新换位体验任务清单,确保服务始终贴合师生新需求。
创新领域制度突破,教学领域制定《教学质量提升专项方案》,开展信息化教学培训12场、优质课案例分享8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合作领域与5家本地医疗企业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新增120个实习岗位,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提升15%;服务领域推行政务服务线上化,宿舍报修、奖助学金申领等流程线上化率达 100%,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办理时限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
强化考核激励机制,将“如我育人”行动成效纳入学校年度考核,与部门评优、干部考评挂钩,同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敢于探索服务创新的干部卸下包袱,让“以师生为中心”成为全校上下的行动自觉。
“三爱”润心,“如我”践行。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以角色共情贴近师生,以诉求闭环回应期待,以机制创新筑牢根基,让“爱生如子、爱师如亲、爱校如家”的理念融入校园血脉。这场始于作风转变的育人实践,正书写着革命老区高职院校“以爱育人、以文化人”的崭新篇章,为培养高素质卫生健康人才、服务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